不耐嚼的娛樂大餐盡管在紐約事件后,他和小伙伴們被奉為超級英雄;自己在二戰時的光榮事跡,也成了博物館展覽項目;“美國隊長”的名號,在國民心目中簡直是“愛國圣斗士”的代名詞……按照勵志類書籍的信條,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然而,羅老師還是很不開心他太寂寞了。憑良心說,這種寂寞只有一小部分是生理沖動:要知道,七十多年前,他離破處只有一步之遙——佩吉.卡特老師正巴巴地等他回去歡度春宵——可他在那節骨眼上被凍住了,而且一凍就是七十年。再醒來時,照樣是精力旺盛的棒小伙,當年的小甜甜,卻變成了風干的橘皮。這要是部B級片,不排除癡心的羅老師會上演啃橘皮的驚艷戲,奈何這是天殺的偉光正的漫威作品,郁悶的羅老師,也就只能在心底小哼一曲“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了然而,羅老師何等英雄,豈是糾結于兒女情長之人?他那深深的寂寞,更多是缺乏歸屬感。大家都說婦聯幾位同志是好基友,在羅老師眼中,那用來描繪斯塔克與巴納那對科技宅男的粘稠關系還差不多,以史蒂夫的個性而言,他不喜歡富二代,對科技本身也不過分著迷,他的至高理想是戰士,但托爾那樣的先天肌肉派應該是無法理解的;至于鷹眼,總有股官僚鷹犬似的邪氣。紀錄片輝煌中國協調發展觀后感,連同整個神盾局的設定,都讓羅老師覺得不舒服;黑光頭獨眼龍看起來城府很深,整個神盾運作看起來也不是那么光明正確…… 《美國隊長2》能觸及到羅老師的這種微妙心境,俺覺得很不錯。不過,也僅此而已。漫威旗下電影作品的通病之一,就是單純把設定擺出來,卻不耐煩“做細做深”。這就導致隊長的小心思只停留在表面上,沒有內化到角色塑造上。電影缺乏那種讓人設身置地、感同身受的想法,隊長是在背負什么樣的心理在戰斗、他為何如此看重與巴基的情分、以及為何堅持解散神盾局?這些可以讓影片情節更抓人、隊長形象更高大親切的線索,在電影中都沒有經營得充分,基本上以“提到就算盡力”的方式略過了,沒有做出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很是可惜這種粗糙,還體現在影片很多方面,包括貌似最奪人眼球的劇情翻轉梗,和大場面設計。《美國隊長2》最大的懸念,無疑是關于HYDRA逆襲神盾局,作為HYDRA的代理人,由羅伯特.雷德福扮演的世界安全理事會秘書長的設定就至關重要。如果這個設定不扎實,本片情節的可看行就會減弱不少漫畫英雄的劇情一般都是好壞分明,所以每部電影都需要個有分量的壞蛋,像雷德福這樣分量的演員不可能扮演無名之輩,或者像山繆.杰克遜那樣都作為正面角色(那樣的設定就太累贅失衡了),按照這一類型的通用邏輯如此推斷,其實剛看到亞歷山大.皮爾斯這個角色出場,有經驗的影迷就會大致斷定他就是大反派,完全不用等到最后所謂的“反轉”盡管雷德福的角色容易讓人一眼看穿,好在他的表演還壓得住場。但要說他老人家演得有多出彩,也未見得。還是和其他設定一樣,走走過場,賣賣老魅力,這就行了。從這種角色身上,看不到演員的全力投入。所以角色多半只是完成承接劇情的任務,基本上沒有本身的魅力。說道魅力,影視視頻制作以個人粗俗的口味而言,城市景觀構造地域文化運用。漫威影業目前已退出的作品中,沒有一個反派是說得上有魅力的。有粉絲會抬出風頭很勁的“抖森”來,說他扮演的洛基是如何萬人迷云云。其實,洛基這個角色和抖森的走紅,一直都讓俺滿心不解。小唐尼演出了鋼鐵俠的特質,那樣的表演盡管本色成分偏多,依然是可圈可點的;抖森演的洛基,太表面化太淺顯了。如此受歡迎,只能說這是一個腐萌當道的年代,泛泛的娛樂性掩蓋或沖淡了來自電影本身的趣味俺一向覺得,電影本身要做出趣味,細節尤其重要。對細節的關注,不僅看它在畫面上是否有質感,還得看它在電影中起的作用。有些在畫面上看起來很宏大的場景,基于設定的潦草,給人的感覺更多是個空架子,缺乏與其外形匹配的震撼性。影視視頻制作《美國隊長2》中的結尾大戰,就給俺這樣的感覺。幕后設計者及特效組成員,似乎從來沒有真的從戰略戰術的角度,來考慮天空母艦的功用,除了給常規航空母艦增加了升空動力外,就看不出因為特性改變而做出的其他精巧設計變動。更有甚者,一些低智設計讓人瞠目,比如連中低速飛行的“獵鷹”都對付不了的近防火力系統,還有那個似乎誰都可以打開的芯片控制室……這些都讓看起來最大型的場景,反而顯得外強中干,虛得很不過,貌似本片得意之處,也不在特效場面,而是羅老師個人武技升級。在漫威的設定體系中,給每位超級英雄好幾項超能評價標準,每個標準設七個等級。在武技這一項上,美國隊長是僅次于最高級的第六級,表明他熟練掌握了好幾種不同的格斗技。這種設定在第一集中可沒看出來,在這一集中終于初見端倪最能表現羅老師武技多樣化的,是影片開場強行登船作戰的戲,隊長輕松借用跑酷動作,利用地形道具等騰挪轉移異常流暢,單純格斗技方面,除了常規的自由搏擊之外,還加入了類似泰拳技的花哨騰空翻踢,打得煞是好看,尤以和綁匪頭目單挑最見功底。很多人因其動作表現干凈利落,娛樂營銷初試 雅虎搜星幾功幾過而聯想起《諜影重重》系列。其實,影視視頻制作二者無論是格斗技巧類型,還是鏡頭表現手法,都是完全不同的《諜影》系列采用的,多是近身纏斗,強調快準狠,最好一招制敵;鏡頭多用不加穩定器(斯坦尼康)的手提,晃動感明顯,每個鏡頭都剪得很短,很多時候單個動作都分切成不同角度的幾個鏡頭,給人以一種疾風驟雨般的凌厲感受。特殊場景怎么拍攝 特殊場景拍攝技巧,輪到決勝負時,基本回到拼力量和耐力的狀態,這和《諜影》系列強調招式狠辣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在鏡頭設計方面,《美國隊長2》要相對穩健,鏡頭切得也遠沒有《諜影》那么碎,同一個鏡頭內基本能表現連貫動作。這樣做的好處,更多是突出角色(或者說替身)的訓練功底,有一種體能上的真實感;其實更接近亞洲動作片的拍法,不足之處是缺乏真實對抗的兇險感覺所以,《美國隊長2》動作橋段的升級,也就僅僅是動作設計本身的改良,對于塑造角色、或者營造特定的劇情氛圍,其實幫助不大。說白了,就是不管怎么打都沒法讓人緊張。同理,劇情方面,盡管呈現出來的都算頂級危機,但大多數觀眾應該看得都很輕松也許壓根不應該強求漫畫英雄電影要有那種緊迫的投入感,那也不是漫威漫畫或者電影改編的初衷。只是,從一個影迷的角度,類似輕松的看多了,總會不太滿足,會覺得欠缺點什么。盡管《美國隊長2》相對第一集而言,已經在娛樂性程度上升級了好幾個層次,但這種娛樂還是很淺層的、或者說只是根植于漫畫原材料與影院的畫面表現力的。有一種更高級的“娛樂”,可以穿透銀幕并像蠱咒一樣抓住觀眾不放,這種超越感官的更深層次的震撼,是包括本片和《復聯》在內的漫威電影作品沒有達到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