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劇同質化泛濫 誰為產量過剩解圍網易娛樂3月4日報道 據工人日報 年初,各大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同質化傾向明顯,只不過“風有變化”。相對于去年古裝劇集中于宮斗劇,今年古裝劇則集中于“隋唐”和“楚漢”,《隋唐演義》、《隋唐英雄》、《楚漢傳奇》、《楚漢爭雄》、《王的女人》接連上映,三個“項羽”在屏幕上輪番上陣,被網友們戲稱為“項羽很忙”2012年,我國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電視劇“第一大國”,全年電視劇產量高達1.7萬集, 如果一名觀眾每天晚上看兩集的話,全年無休,喬布斯是如何顛覆好萊塢的,需要23年才能看完。與之相對的是,在電視劇發行量上屈居世界第二的美國,年產量僅8000集,而受到不少中國女性觀眾青睞的韓劇,年產量不過才2000余集如此高的電視劇產量背后,卻是收視率的整體低迷。去年上半年,全國上映的800部電視劇中,收視率破1的僅占5%。海量生產的電視劇的題材過于跟風和同質化,劇本和故事內容的粗糙,讓觀眾對國產電視劇出現“審美疲勞”一天300個“鬼子”被打死,創新在哪里? 2012年,東方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中有三成為家庭倫理劇,而北京衛視的比例則高達四成。 在《媳婦的美好時代》走紅之后,《媳婦是怎樣煉成的》、《媳婦的美好宣言》、《婆婆來了》、《丈母娘來了》等一系列“婆媳”劇、“婆媽”劇相繼上映,但是內容卻大多雷同,大多是婆媳掐架等雞毛瑣事,而且橋段也大多類似,“結婚必偷戶口本、家家戶戶都不孕”去年熱播的“婆媳劇”,也在今年紛紛進化成“生孩”劇,相當數量的描寫都市獨生子女第二代生孩子的電視劇陸續上映,如《寶貝》、《獨生子》、《小兒難養》等,令人眼花繚亂。也正因如此,網友們把今年即將上映和已經上映的電視劇,統稱為“三寶”:隋唐楚漢生孩子大量雷同的電視劇題材不僅讓觀眾“審美疲勞”,也讓演員們感到厭倦。26歲的橫店影視城群眾演員史中鵬最近突然成了網絡上的紅人,原因是他因為扮演日本兵,一天竟然在不同劇組“死”了8次,他一年里演了200多次日本兵,參演30多部抗戰戲而史中鵬的遭遇并非孤例,據統計,亞洲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影視城在去年一年,共接待劇組150個,其中有三成以上涉及抗戰題材。 而去年該影視城使用的30萬人次群眾演員中,有六成在抗戰題材中演過“鬼子”,橫店影視城也因此被網友們戲稱為“橫店抗日根據地”,連影視城方面都忍不住用微博調侃:“今天又將有300個鬼子被打死。”一個原本題材豐富的電視劇“富礦”,在幾十個劇組的輪番過度“挖掘”下幾近“枯竭”,“去橫店一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創新在哪里?”編劇高滿堂不禁憂心忡忡拍電視劇最擔心沒有細節盡管電視劇同質化泛濫、創新乏力,以及整個行業的浮躁情緒都飽受業界批評,但是電視劇同質化的趨勢卻有增無減令觀眾厭煩的是,許多電視劇不僅題材雷同,從花茂村鄉愁看脫貧攻堅的中國樣本而且內容粗糙。“鬼子一打就死,主角闖過槍林彈雨毫發無傷,頭發都不亂,這可能嗎?太假了。”北京觀眾林先生對記者說,從小愛看戰爭片的他,把很多將經典電影翻拍的抗戰劇都看過一遍而剛剛結婚不久的孫女士,則干脆禁止自己的媽媽看“婆媽劇”。因為她的媽媽一看這些電視劇,就把片中的人物和情節開始與自己的女婿做比較,甚至對號入座,每次她一獨自回娘家就開始“嘮叨”女婿的事情。后來孫女士與自己的愛人一“對表”,發現自己的婆婆退休后也樂此不疲地看這些電視劇,也有些猜忌自己。最后小兩口面對雙方的嘮叨煩不勝煩。“電視劇里面,恨不得是個男人就有外遇,影視視頻制作企業宣傳片制作結婚就為了房子,這樣的價值取向好嗎?”孫女士說,“等我有了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不會讓他看這個了,哪有所有人家都那個樣子?” “國外的歷史劇,我看過美劇《羅馬》和英劇《唐頓莊園》,每一個細節都很逼真,都能夠值得考據,而我最近看的一個電視劇,當看到秦末的人拿起紙書的那一刻,心都涼了。小學生都知道,影視視頻制作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有觀眾如是對記者說在年前舉辦的中國首屆電視劇編劇講壇上,電視劇編劇委員會副會長彭三源表示,國產電視劇出現同質化泛濫、質量不高,原因在于沒有好的劇本。而缺乏好劇本的原因則是因為編劇們在創作劇本時,不得不屈就于制片方在題材和劇本總量、寫作速度上的要求。在過去,一般幾個編劇幾年時間才能拿出一個好本子,而在浮躁的當下卻常常被要求兩三個月完成劇本。這樣的浮躁情緒體現在了劇本的細節和思想內涵上。“拍電視劇并不擔心沒故事,很多大起大落的故事都是能編出來的,我最擔心的是沒細節。”導演鄭曉龍說,“這些細節恰恰是從生活中積累、提煉出來的。央視電視劇頻道副總監汪恒認為,還是沒能成為吹牛逼的資本!這種行業生態發展的不良傾向對劇本原創影響很大同類題材中尋求精神上的獨特事實上,目前我國電視劇產量已經遠遠超過國內電視臺所能承受的范圍,出現了巨大的產能過剩。去年生產的1.7萬集電視劇,最后并不是每一部都登陸熒屏與觀眾見面。由于電視劇播出機構數量和相應的頻道容量有限,每年我國電視臺的播出電視劇總集數基本都維持在8000集左右。與播出平臺數量較少相對應的卻是全國持有《制作許可證》的機構高達4100余家,且還在繼續增加,資本流向電視劇產業,這樣的產能過剩的怪現象被首都廣播制作業協會會長尤小剛用“虛火”來描述斥巨資拍攝出來的一部電視劇即便有幸上了電視臺,能否打入黃金時段,能否進入衛視頻道依然是個未知數。我國電視臺全年電視劇黃金時段的容量只有3000集,熱門劇只有800集左右。大量的電視劇面臨無處播映的窘迫境地,許多投資數千萬元的電視劇,地域文化教育綜述,也因此被封存箱底,巨額資金打了水漂,即便上映也難以收回巨額成本而就算能夠登上熒屏,但由于衛視頻道檔期有限,面向全國觀眾播出的電視劇更是寥寥無幾。即便是在去年異常受捧的《甄嬛傳》,其首映電視臺卻是一家地方小臺——紹興新聞綜合頻道,這部電視劇在被20余家地方頻道熱映之后才最終登上衛視頻道,此時已是首映之后四個多月。紅透半邊天的《甄嬛傳》登陸衛視尚且如此不易,其它的電視劇就可想而知了。 與此同時,中國電視劇的“走出去”之路依然艱難,相對于美劇、英劇在國內互聯網上的熱播,中國電視劇尚未“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目前中國電視劇的輻射范圍依舊局限于亞太地區,出口電視劇的總量中,有三分之二出口到亞太國家和地區,而由于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的差異,中國電視劇難以在歐美立足,在海外也缺乏固定的“粉絲群”“電視劇也要在故事講述中尋求新意,當同一題材大量扎堆時,尋找精神上獨特的東西,找到自己的、新鮮的敘事方向和立意點就顯得非常重要。”編劇劉和平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