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受眾需求與接觸渠道的問卷調查研究近年來,隨著中國紀錄片的迅速發展和市場化進程,不少優秀的紀錄片已經陸續出現在了各大主流媒體和院線播出。紀錄片的受眾需求已經成為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紀錄片作為一種真實記錄人類生活或自然規律的影片,通過電視或電影的形式展現給受眾,然而這種完全真實記錄的影片在國內的觀影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當代,在校大學生是一個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也是紀錄片受眾中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他們的需求以及接觸渠道必然會對紀錄片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和借鑒意義[1]我們在這里所做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以在校大學生為調查樣本(主要以河南大學在校本科生為主),本次調查采用了非概率抽樣的方法,對在校大學生按照性別、年級、院系、學科分類進行問卷調查。在結構式問卷中,調查小組通過設計“大學生對于紀錄片整體印象”、“大學生對于紀錄片的期待與需求”、“大學生紀錄片的接觸渠道與途徑”三個方面的問題對被調查者進行調查了解據統計,本次調查共發問卷504份,實際回收問卷487份,回收率為96.6%,其中有效問卷為472份,影視視頻制作有效率為96.9%在被調查對象中全部為在校本科生472人。其中男性196人(41.5%),女性276人(58.5%);文科生211人(44.7%),企業宣傳片制作理科生95人(20.1%),工科生94人(19.9%),醫學72人(15.6%)。年齡均在1822歲之間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一道題是“您都看過哪些紀錄片?”。這道題是一道由自己的觀影經歷而填寫的填空題。其中472人中有160人“沒有填寫”,占到總人數的33.9%。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一部分同學確實沒有觀看過紀錄片,還有一些由于觀看數量不多一時間想不起來紀錄片的名字;還有97人“填寫的內容與問題不符”,占到總人數的20.6%。例如填的內容是劇情片而不是紀錄片,或者是對于影片內容的描述而沒有寫出紀錄片具體的名字;有215人“準確的描述出看過的紀錄片”,占到總人數的45.6%,根據性別、年齡、興趣、專業不同所填寫的內容包含不同題材不同內容的各種紀錄片,近半數的被調查者都通過各種渠道觀看過紀錄片在“您曾經觀看過紀錄片嗎?”這道題中只有3.2%的學生選擇了“沒看過”,說明大部分的受訪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觀看過不同數量的紀錄片,可以看出紀錄片在大學生群體的潛在受眾市場還是很可觀的,在此基礎上應針對大學生的接觸渠道加大紀錄片的宣傳。在 “您通常是通過什么途徑觀看紀錄片?”這道題中有260人選擇了“電視”,有264人選擇了“網絡”,選擇“電影院”的人數最少只有5人,而選擇“光盤”的有15人,選擇“課堂”的有16人。Kitipong討論泰國創業體系。可以看出大學生接觸紀錄片的主渠道是電視和網絡,而通過電視,觀眾只能在紀錄片頻道和少數的幾個地方媒體中看到少量的紀錄片,而且無法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選擇。由于網絡的方便快捷,主觀選擇性強,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等諸多優點,網絡無疑成為大多數大學生觀看紀錄片的首選途徑,網絡對于紀錄片的宣傳功能正進一步擴大,所以要利用網絡的優勢加大對紀錄片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潛在受眾能輕而易舉的接觸到紀錄片,讓觀看紀錄片成為網友指尖輕輕的一點,讓紀錄片離我們不在那么遙遠。在“您是否曾經通過微博接觸過有關紀錄片的信息?”這道題中,有91人選擇了“有”,占總人數的19.3%;有381人選擇了“沒有”,占總人數的80.7%。不是殺日本人就是伺候娘娘,微博無疑是近幾年大眾傳播的一個強有力的宣傳媒介,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物、事件、話題都能在微博上找到,大學生也是微博傳播的主群體,如果把紀錄片放在微博上宣傳,既能改變紀錄片在觀眾心中乏味無趣的印象,還能吸引更多的受眾來關注紀錄片。近期廣受好評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微博的宣傳力度就很大,無論是對于紀錄片的贊美或是批評都會引起網友的關注,甚至有網友把《舌尖上的中國》與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聯系在一起進行調侃,一方面我們看到已經有不少網友通過微博在關注紀錄片,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網友的反饋來反作用于我們的紀錄片創作[2]在“您在觀看一部紀錄片時,奧巴馬的白宮 VR 紀錄片。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道題中有228人選擇了“獲得自己不了解領域的知識”,占到總人數的48.3%;有21人選擇“覺得觀看紀錄片是很高雅的行為”這個選項,其占總人數的4.4%;還有39人和25人選擇的是“純屬娛樂”和“消磨時間”這兩個選項,也分別占到8.3%和5.3%;選擇“學習或工作需要”的有126人,占了26.7%;選擇“朋友推薦”的有33人,占了7%。而其他需求則相對過少,紀錄片想要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滿足不同類型觀眾的觀看需求和豐富紀錄片內容多樣性是必要的。最近一兩年在一些國內規模較大的視頻門戶網站上流行一種電影幕后紀實影片,主要是介紹電影拍攝的幕后工作流程經過。這類影片在網站上有很高的人氣,在幫助宣傳影片的同時,也在內容上讓觀眾更容易接受。要增強紀錄片的多重屬性,媒體以及網絡還要更多地播出貼近生活的現實題材類紀錄片,讓觀看紀錄片變得貼近生活,變得平凡而頻繁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 9紀錄頻道)是中央電視臺旗下以播出各類紀錄片為主,中英雙語、全球覆蓋的24小時全天候排播免費專業的紀錄片頻道。該頻道于2011年1月1日早上8點開播以來,受到了紀錄片業界以及廣大紀錄片愛好者的好評,從專業的角度向國內觀眾展示世界上制作最精良的國內外紀錄片,頻道以“全球眼光、世界價值、國際表達”為定位。在本次調查中的“您看過中央電視臺CCTV 9紀錄片頻道么?”中有43人選擇“經常觀看”,占總人數的9.1%;有240人選擇了“偶爾看過”,占總人數的50.8%;有90人選擇的是“聽說過但沒有看過”,占總人數的19.1%;有99人選擇了“沒聽說過”,占總人數的21.1%。可以看出,有將近80%的受訪對象從不同程度上對于紀錄片頻道有所了解,有將近60%的被調查對象曾經通過紀錄片頻道觀看過紀錄片,還有不到10%的是紀錄片頻道的忠實受眾。這些數據可以充分體現出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也在隨著節目質量的不斷完善與受眾觀賞素養的不斷提高在提升近些年國內院線開始陸續引進一些制作水平較高的紀錄片在影院上映,雖說票房還不容樂觀,公司宣傳片拍攝畢竟這是紀錄片想要培養廣大受眾必須經歷的過程,這種觀念的轉變和觀眾的觀影習慣以及影片的題材等方面都有關系。在本次調查中有一題是“您會去電影院看一部紀錄片嗎?”,這道題中有83人選擇了“會”,占了總人數的17.6%;有389人選擇了“不會”,占總人數的82.4%。在我們看到當代大學生經常去影院觀看好萊塢大片和國內賀歲檔大片的同時,應該看到紀錄片的院線發展還相當的落后,觀眾普遍還接受不了去影院觀看紀錄片,觀眾進入影院的第一目的是娛樂消遣,而紀錄片主要以紀實為主,還受主題和宣傳目的的影響,很多紀錄片的文獻價值大于觀賞性,無法吸引大批觀眾有其是大學生群體自愿進影院觀賞,院線在引進紀錄片時應考慮到觀賞性和知識性相結合;在放映紀錄片時可以向觀眾發放觀影手冊來幫助觀眾觀影;在票價方面可以相應的降低紀錄片的票價,從而從這些細節入手來提升觀眾來影院觀看紀錄片的積極性,盡量扭轉紀錄片在大多數受眾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紀錄片與生俱來就帶著文化的標簽,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電視界有這樣一種認識:“制作或播放紀錄片的水平成為衡量電視臺整體水平的重要標志。[4]”如果放在現在來看,由于各種新技術的出現,以及節目類型的多樣化,這種衡量標準就過于單一了。不難看出的是,紀錄片始終都高居于電視節目中“奢侈品”的地位,高質量的紀錄片制作手法和拍攝理念是大部分媒體所追求達到的,為了迎合受眾的觀看喜好,大量紀錄片制作團隊不惜增添一些低俗、懸疑、娛樂的元素降低影片質量來迎合收視率,這種迎合往往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會讓觀眾有不倫不類的感覺,但也在中國紀錄片過渡時期中起過一些積極作用。在本次調查中有一選項是“紀錄片本來就是一種小范圍的藝術形式,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受眾而去刻意改變。”,其中有27.8%的受訪對象選擇了這一選項,這一數據說明有將近3成的受訪對象認為紀錄片原本就不應該是一種流俗的藝術形式,而應該堅持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制作標準紀錄片是文化的載體,好的紀錄片不僅僅是一部好的影視作品,更像是一本好書,同時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新木乃伊電影票網上購買開發與紀錄片相關的文化產品無疑也是推廣紀錄片的一種好方法。2011年最為大眾好評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圖書版自上市以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連續榮登全國各大書城的銷售排行榜。該書還引起了海外出版界的高度關注。《舌尖上的中國》的紀念版系列光盤也成為了不少“舌尖族”的收藏品,該片在中央電視臺熱映后產生了周邊產業的連鎖反應,這種連鎖反應也為該片帶來了更多的關注與討論,這種關注與討論勢必會對紀錄片的創作帶來深遠而巨大的積極影響。從而提升了紀錄片的品牌影響力,這是紀錄片這個“沉睡的雄獅”引起廣泛關注的重要一步我們有目共睹的是近年來紀錄片已經慢慢地通過各種途徑開始成功滲透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滲透也是一種雙向的交流與進步。一方面隨著紀錄片制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制作數量的不斷提高,既培養了受眾的審美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受眾觀看紀錄片的習慣;另一方面隨著紀錄片受眾文化程度的普遍提升,有越來越多的觀眾從被動的接受變為有觀看紀錄片的需求,受眾對紀錄片的審美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這種審美能力的提升促使紀錄片制作質量也在進一步提升根據本次的調查取得了一定的發現,對于調查前期的一些研究假設進行的印證與推翻。大學生作為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他們的選擇和喜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于大學生紀錄片受眾需求與接觸渠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不可否認的是由于調查范圍、調查手段以及數據分析對于調查結果有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來說本次調查是成功的。隨著國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相信紀錄片產業和相關領域必然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來關注紀錄片,這必將是一個紀錄片成長的良性循環論壇訪談辯論微博SNS [驚壇]旅游成毀環境蝗蟲?經濟發展不能只聞銅臭![經濟]圖:富人都有啥麻煩中國才是這場危機最大受害者[國際]毛新宇朝核呼吁讓美震驚12位遺體被保存領導人[軍事]少將:我們的東西不允許被奪走航母母港三要素[歷史]金日成如何評價江澤民 成朝鮮第一夫人四個條件[貼圖]歷任鐵道部長大盤點 中國男娶伊朗美女的煩心事[生活]6種男人最易被戴綠帽 肝臟不好的11大癥狀 [文體]央視10大名嘴妻子神秘背景 陳云因何反對殺江青[女性]男人正在"說謊"的表現 52年前中國夫妻避孕手冊[娛樂]曝劉芳菲崔永元初戀 毛阿敏神秘富豪老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