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適合高級入門用戶的奧林巴斯E 發現類似富士X T1、松下GH4之類都已經談過了,但我喜愛的奧林巴斯E M10因為過年的關系而沒談到本機是作為奧林巴斯OM D系列的新品推出的,從定位上來看很明顯是形成了高端:E M1、中級:E M5和入門:E M10這樣的態勢。本機是OM D系列當中最入門的產品,據稱主打的是小巧便攜,同時也因為定位的角度在性能上做了一些縮減以期降低成本/售價。我一開始對于這樣的入門產品并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在內覽時看到實物后態度有所改變雖然我們現在還不太清楚奧林巴斯幾款新品的Live MOS確切生產廠家是誰,但之前E M1在畫質上的出色表現已經證明只要處理得當,即使是M4/3元件同樣能夠擁有良好的高感光降噪能力,至少APS C陣營將不再能夠憑借先天優勢斷言自己高感一定比M4/3更好。電視行業的關鍵轉折,在這個環節中,除了感光元件本身的素質外,我們同樣關心的是影像處理器性能。我曾經對擁有高速處理能力并加入了畫面數碼邊緣色散矯正的TruePic VII處理器贊賞有加,而現在這款入門新機也采用了這塊最新處理器,這從根本上保證了E M10的畫質將很有可能超越E M5而達到與E M1近似的水準在機身性能方面,雖然沒有相位檢測,但本機并非是類似E M1那樣為解決老4/3鏡頭而開發,因此擁有FAST AF我覺得也已經夠用。連拍速度依然不算慢而1/4000s的快門上限對于攝影入門而言也已經足夠。讓我感覺比較遺憾的是奧林巴斯強大的五軸防抖變為了三軸防抖,不過在實際體驗的時候半按快門依然可以感受到奧林巴斯強大的機身防抖能力將長焦端的畫面變得凝固下來。這個算是回到業內主流水準吧,作為入門機有所妥協也是可以理解,實在心里過不去就用新增加的內置閃光燈來安慰自己——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不過,奧林巴斯表示三軸防抖機構在視頻拍攝時特別有用,能夠大幅度減少視頻拍攝時由于步行帶來的震動,使得畫面更加穩定清晰。本機在操控和取景方面介于E M1和E M5之間,雖然定位相對入門但實際配置是高于之前的中級機E M5的。它擁有和E M5相同的EVF和改進的觸摸屏幕(104w像素且為TFT非OLED),同時又有E M1的22撥盤操控,奧林巴斯自己在日文官網上也對此大肆宣揚了一下。讓孩子長大前看遍世間最美的地方。企業宣傳片制作另外,奧林巴斯日本官網也在此對諸如眼部AF/可變大小的AF取景框等早就有的特性重申了一下,想來是因為受了索尼的刺激吧——原先對這些功能奧巴是比較低調,華師京城小紅軍再助紅軍小學發展。沒有做什么宣傳。沒有想到索尼在擁有了這些技術后在A7/A7R推廣時大肆宣揚了一下,這不免讓奧巴感覺有些吃味,所以再特地把它們說一遍。總體來看,雖然硬件上的確有所縮水,但對于入門用戶而言,簡化的部分并不會對攝影體驗產生太大的影響。相反,由于機身功能得到簡化,熱如果只能列舉5部電影,本機在體積上較E M5/E M1兩位兄長更加小巧,算是在帶有EVF的類單反機身中相當小巧的型號我之前曾經談到,由于全畫幅無反相機的低價降臨(索尼A7),這使得整個無反市場的形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對于奧林巴斯和松下而言,以高價位大體積的旗艦機型去和全畫幅入門DSLR/無反硬拼并沒有太多勝算。盡管松下走上了4K視頻道路,而到目前為止由于E M1的性能實在太強大,以至于奧林巴斯的銷售情況有所好轉,但一旦競爭對手進一步降低全畫幅產品售價,M4/3在這種高端專業機的比拼當中只能會變得越來越小眾,越來越邊緣化。但是,在入門市場,由于用戶對于機身小型化的需求一直存在,影視視頻制作同時也開始意識到鏡頭群的重要性。能夠實現機身體積/鏡頭體積完美平衡的M4/3規格在這個領域依然大有可為。企業宣傳片制作松下已經推出了GM1這樣極致小巧的可換鏡頭M4/3機型,而奧林巴斯也有必要通過一兩款小巧高畫質且價格平易近人的產品來搶占入門 中級市場。奧林巴斯E M10正好一方面能夠提供目前最為小巧又有足夠性能的類單反機身,同時它還有一大票不同規格不同價位但都表現不錯的鏡頭群作為后盾,對于有一定要求/但并非很專業的消費者(廠商稱為高級入門用戶)而言很有誘惑力目前本機的海外媒體報價僅為700美元,折合人民幣4300元。要知道這還只是媒體報價,實際上市價格很可能會在短時期內再次下降。從這個角度來看,擁有強大的鏡頭群支持的E M10在性能縮水不多的前提下卻能以一個相對E M1/E M5低廉很多的售價上市,這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如果未來奧林巴斯E M10能夠把價格進一步降低到4k以下,那么憑借其鏡頭群后盾,我覺得應該算是當前最值得選購的中價位無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