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技術書法教學論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傳統書法教學比較枯燥、乏味,而小學生年齡小,天性好動,自制力差,有效注意力不長,再加上手指手腕發育不成熟易疲勞等,學生開始時還覺得新奇,然而時間一久就會漸漸地就會失去學寫字的興趣。因此,在書法教學中,要善用多媒技術展示色彩明麗的圖像,演示鮮活生動的視頻,播放優美的音樂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書興趣。(一)美妙的音樂——動情。“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學習書法需要氣定神閑,即所謂的“心躁則筆躁,心靜則筆安。”據心理學家分析,音樂對人的心理、情緒有一定的調節功能。在優美的韻律之中,學生更容易屏息凝神進入書境。因此,或在課前休息時,或在新課導入時,或在欣賞作品時,或在課中學生自由練字時,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優美的古典名樂,如《平湖秋月》《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讓學生靜心靜氣,在輕松、平靜、舒心的氛圍中,心悅神凝,進入書法學習的狀態。另外,書法與音樂都具有節奏、旋律、變化、和諧等相通之處。當代書法家李斌權先生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表演音樂書法《高山流水》等令人震憾。同樣在欣賞課中也可根據不同書法家、不同作品、不同書體配以節奏快慢、起伏相似的旋律來引導學生欣賞作品,既能培養學生的情趣,陶冶情操,又能讓學生對獲得更多的書法作品信息,感悟書法的魅力。(二)精美的畫面——激情。精美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興趣盎然。在教學《“山”字與山字旁的書寫》時,先通過讓學生觀看一組雄險的泰山、秀甲天下的武夷山、奇峻的黃山等祖國名山圖片(配樂),讓學生被江山如畫的美景所吸引,然后出現甲骨文讓學生猜這是什么字。教師用動情的語言一邊敘述一邊展示“山”字“甲骨—金文—篆隸—草楷行”的演變的精美圖片。此刻,筆者從學生眼里流露出的驚奇眼神中,深信其在這好奇心的驅使下,既感悟到古代書法“山”的多樣寫法,又感受到漢字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出無限的學書情趣。(三)優美的視頻——燃情。視頻具有視聽同步化、圖像動態化的優點,傳遞信息生動形象。片中人物外貌、神態、動作歷歷在目,印入腦海。教師如能根據學生的表現和課程的安排,適時地穿插有關書法家學書的奇聞軼事視頻,如歐陽詢夜宿觀碑、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張旭觀物悟書、懷素蕉葉練字、智永筆冢故事等,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部分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寫毛筆字的,耐心不足,隨意亂畫,甚至問教師練好字的秘訣,想一蹴而就。此時播放《王獻之依缸習字》這一動畫故事給學生看。當看到王獻之不論嚴寒還酷暑堅持不懈練習,洗筆之水竟把水池染成墨池時,學生明白了“秘訣”是什么。由于移到主人公鍥而不舍和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學生的“野性”自然收斂了許多,學書熱情也就多了一份(一)微課講演,省時高效。“微課”這種以視頻為載體、利用文字、圖像、動畫、音頻等多媒體技術,整合各種教學資源來輔助的教學手段越來越被教師的鐘愛。如在書法教學中嵌入微課會讓教師一勞永逸,事半功倍。教師在課前可以把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的講解,漢字結構的安排,公司宣傳片拍攝以及部分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微課的方式錄制好,在課堂上播放。學生看得清楚,聽得認真,更容易掌握書寫方法。如教學“山”字旁時,歐洲旅游紀錄片歐洲名城錄全20集 漢語中字 標清,把事先錄制好的微課(“山”在左時,“山”字偏字的左上,字形稍小,中豎稍長,豎折的折較斜如“峰”、“峻”等字;“山”字在上下時中豎較短,在上時字形稍小,在下時字形稍扁如“崇”“炭”“岳”等)進行播放時,竟連平時最好動的學生都聽得十分細致,后來在練習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對字形結構掌握得又快又好。教師既教得輕松,又省時高效,一舉多得。。近兩年來筆者從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字體結構的安排、章法布局等方面精心錄制了30多節微課,并與其他教師分享,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書法教學的開展。(三)展臺展示,直觀形象1.強化指導。書法是一門技藝性很強的學科,受班生數的制約,一堂課很難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如果采取集體示范,因學生離講臺遠近、角度不一致等問題,無論是把紙平鋪著范寫,讓學生站起來圍著看,還是把紙掛起來書寫,都不能把信息全面、及時、有效地傳達給每一位學生。再者也很難組織課堂紀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體展示臺示范,學生在大屏幕上可以全方位地觀摩到教師起筆、行筆、收筆,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和提按的運行走向,甚至筆墨滲透效果等。學生看得真切,印象深刻,學起來也更容易。怎樣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特別是在突破重、難點上,更是優秀至極。例如,初學寫字的學生不知如何中鋒運筆,為解決這一重難點,筆者首先在投影下分別用側鋒和中鋒在宣紙上書寫兩組橫和豎,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不同點。經過一番討論、分析、感悟,發現中鋒寫的筆畫沉穩、厚實、普陀區歐美電商產品動態攝影師。凝練、富有立體感和力透紙背感;接著拿著一支毛筆告訴學生毛筆的筆頭分為三個部分:筆尖(筆鋒)、筆肚、筆根。把筆尖筆肚運行在筆畫的中間,就像汽車行駛在馬路中間一樣就叫中鋒行筆;然后把事先用單線鉤畫、紅線標注好行筆步驟的橫和豎畫擺在投影儀下,提筆示范并講解寫橫:空中取勢輕入斜頓(引導學生觀察此時的筆尖在上筆肚在下),運指腕把筆肚向外推送至筆畫中間(這一細微的調鋒動作,教師反復示范,讓學生觀察細致后,反復練習),中鋒右行(再引導學生觀察此時的筆肚在右前,筆尖在后),頓筆收筆。寫豎:逆鋒輕入斜頓(引導學生觀察此時的筆尖在左上筆肚右下),運指腕把筆肚向內推送至筆畫中間(教師反復示范),中鋒下行(引導學生觀察此時的筆肚在正下方前,筆尖在后),頓筆收筆(或出鋒)。這樣學生細致觀察了指、腕細微運行變化的全過程,明白了運筆方法,掌握起來也更容易,正如孫過庭所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2.促進評價。學生的表現欲強,讓學生在展臺上“實戰演練”,其積極性高。教師既可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書法的動態情況,又可捕捉學生存在的共性錯誤,作統一指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可選取有代表性的作業,利用展臺把作業的局部放大,與原帖對比,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對寫得好的地方畫個紅圈,或評四星、五星。不但能讓學生看到自己所寫的字與范字之間的差別,也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學之間的差別,既加深了對作品的認識,又提升了臨寫水平,而且有益于催化學生的學書樂趣。3.開闊視野書法課不能上成單純的練字課,還要適度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涵及文化價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書法家沈尹默先生指出:“世人承認的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顯示出驚人的奇跡,無色而具有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暢神怡。影視視頻制作”教師可充分利用展臺展示:如妍美勁健、瀟灑俊逸的王羲之《蘭亭序》;寬博遒勁、樸拙雄渾的顏真卿《勤禮碑》;骨力峻拔、結構嚴謹的柳公權《玄秘塔》;欹側險峻、清和秀健的歐陽詢《九成宮》等不朽的經典之作來開闊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從經典作品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墨色的濃淡、行筆的疾緩、章法的變化等處細微觀察,學習欣賞,學會審美,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藝術的熏陶,感悟書法的博大精深,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形成樂學的心理傾向,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另外,教師還可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通過聲、色、光和對字的部件的移高、降低、拉長、縮短、放寬、變窄等,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掌握構字規律;通過鏡頭的放大、慢放、定格、循環播放等形式,突出重點或細節部分,讓學生細致觀察、揣摩、感悟;通過一些簡單的線條、幾何圖形、動畫設計等來幫助學生找準筆畫的位置。總之,教師巧用課件既能讓學生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最終把每個字寫得規范、美觀,又能創造出精彩、有趣的書法課堂,激發學生學書興趣《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鼓勵學校、教師、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書法教育資源,加強交流,構建開放的網絡書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生動活潑的書法教學。”(一)互聯網多元學書。書法學習是一個“時習”加“恒習”的漸近過程,一周一節課的書法教學既滿足不了好學書法學生的熱切需求,也無法有效提高學生書法水平。而利用互聯網交流學習,能拓展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筆者先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搜集大量書法技法知識,學習古人碑帖中的范字,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和不同時期的大書法家及其作品的風格特點;二是推薦學生進入《中國教育書法網》中的書法常識,《福建書法教育網》中的書法課堂了解書法知識等網站,獲取豐富的書法學習資源;三是特別介紹學生每天觀看央視“書法頻道”中午12點30分《一日一字》或晚上20點30分《名師講堂》,通過親近名師,感悟書韻,提高書寫技藝。(二)微信交流,便捷有趣。微信是當下最便捷的交流平臺,影視視頻制作可跨越時空,隨時交流溝通。筆者充分利用微信的特點,創建了班級書法微信群來加強書法學習交流,把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在群里筆者有時上傳部分優秀的書法教學視頻、微課、名貼等供學生在家一邊看,一邊寫,學生對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反復揣摩,然后再寫;有時把教學中發現的普遍問題在微信中強調指出;有時也可以針對個別同學進行指導交流。與此同時,學生也會把在家練習視頻和作品上傳群里,而教師也會及時點評,對寫得好的地方“點贊”,不足之處及時糾正,對優秀作品發表情包贊賞。另外還搜集學生優秀習作,拍成照片,利用媒體技術裝裱成冊發到群里(或在課堂展播)。當學生看到自己的習作變成精美的作品更是興奮不已,而寫得不是很好的學生也會效仿、趨從。參與交流的學生越來越多,在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中,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成就感越來越強,漸漸形成學習書法的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