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斯基摩人與血腥捕鯨現場安克雷奇到巴羅的航線并不長,但居然還不是直飛,中途會停靠一個叫Deadhorse的地方,說白了就是“死馬鎮”。這個鎮子其實可比巴羅要滋潤得多,作為阿拉斯加石油工業的重鎮,有一條路況非常不穩定的公路直通這里,只不過從費爾班克斯開到這里需要14個小時之久,冬天路面結冰估計就更夠嗆了。飛機高度降低的時候往下面看,極地冰原在夏天退冰后形成一望無際的無數死水坑,這種獨一無二的地貌被稱為“北極坡”(North Slope)視線之內沒有一棵樹,有的只有一片死寂,而Deadhorse伴隨著一座座的煉油廠以及鉆臺就坐落在這片毫無生機的冰原上從懸梯下了飛機,一陣凜冽的冷風吹過,好在我們穿了羽絨服,才9月中巴羅的氣溫就已經零度左右了,雖然其他人似乎還是穿著夏天的衣服就跑出去了。飛機上似乎除了我倆之外,國際電影人稱贊中國影業發展日益多樣化和國際,絕大部分人都經常來往此地,在沒有任何指示牌的情況下大家都自覺走向寫著Alaska Airlines的鐵皮房子,原來這就是巴羅客運機場的航站樓,比起這超小型的航站樓來,我們需要橫穿控制室才能到達外面這件事更讓人驚詫。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這里刷新了我經歷過的最簡陋機場紀錄,無論是出發還是到達都在同一間小屋里完成,而行李提取轉盤幾乎就用不著轉,箱子直接從窗口里扔到傳送帶上,沒幾分鐘就拿到了,堪稱效率超高我們提前預定了當地最正規最大,也是唯一稱得上是飯店的Top of the world hotel以及酒店提供的Day tour。這間酒店這兩年剛剛建好,之前的建筑在2013年燒毀了,這是部有門檻的動畫電影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影評。因此停業了一年時間。說到住這間酒店是不是正確的選擇,后來我也懷疑過,不過作為第一次造訪這個地方,應該說是個保險的選擇,而基本上所有旅游公司宣稱的巴羅Day tour,最后都會扔到他家來統一發團。由于巴羅本地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僅有的幾輛出租車也很多地方去不了,在這種比較淡季的時候也未必能找到私人導游,最簡單的游覽方式就只能參加這個tour了展廳內絕大部分展品源于愛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其中的大部分則直指同一個主題,那就是捕鯨(Whaling)。或許動物保護主義者會覺得捕鯨是件非常殘忍的事情,但我想說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境況之下,在不同的方式方法影響之下,會呈現不同的結果。捕鯨放在巴羅,那就是重要的文化遺產,而放在日本,那就是為了貪婪而做出的反自然行為。展品幾乎包括了捕鯨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推動市肆風俗畫發展!以及詳盡的圖文資料,從中可以知道一些網上很難查到的細節。例如阿拉斯加的這些愛斯基摩村莊,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捕鯨旗,這面旗幟的圖案代代相傳了幾百年的現代捕鯨過程并不算驚心動魄,船長會先開船去深海海面上下餌,然后等有鯨魚上鉤了,捕鯨船就回去用捕鯨炮把裝填著炸藥的標槍射到鯨魚體內,鯨魚被從體內炸死之后被捕鯨船拖到岸邊肢解。然而這個過程在愛斯基摩人手里沒有捕鯨炮以及現代船只的時代,則堪稱驚世大冒險,他們劃著只能容納幾個人的皮劃艇(Kayak)出海尋找鯨魚,碰到鯨魚上浮之后尋找機會用帶倒刺的大標槍叉進鯨魚體內,標槍后面拴著一大串用海豹皮海豹皮制作的充氣球,用來不讓鯨魚下潛逃走。由于那時候很難用冷兵器直接殺死鯨魚,因此需要讓不斷掙扎的鯨魚慢慢精力耗盡,最后才用長標槍給予鯨魚致命一擊。這個過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歷史中在捕鯨過程中被鯨魚掀翻皮艇,全船葬身北冰洋的情況經常發生,捕鯨幾乎就是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最危險的行為,但愛斯基摩人對此別無選擇說了半天攸關生死存亡的嚴肅的事兒,展館內更多的展品還是讓人輕松愉悅的,例如很多制作精良的傳統服飾以及手工藝品。愛斯基摩人的傳統服飾為目前的時尚屆提供了很多重要元素,例如被UGG發揚光大的雪靴,經典的皮草處理技術和風格,與印第安民族相互影響之下形成的土著紋樣,在如今的潮牌賣場里都不難看見。甚至幾天后,我在拉斯維加斯的Burberry還看到了無論樣式還是花紋裝飾都極為接近愛斯基摩風格的男款大衣。展館里有幾件現代的手工外套可以試穿,極地民族穿的衣服保暖性絕對有保障,只不過帶著動物爪子的皮草毛領恐怕在國內穿就有些別扭了Mike在我們參觀的過程里用低緩的語調給我們講解,他說話的聲音幾乎就是越說就越小,就好像下一秒就要睡著的樣子。不過說到大廳角落里擺放的有關一位老者的諸多照片時,他眼里也出現了額外的振奮,那人是巴羅的第一任市長Eben Hopson,Mike說他是一個非常聰明能干的人,從聯邦政府那里為巴羅的原住民爭取了很多權益。Eben Hopson是巴羅本地最成功的政客,是貧瘠的Alaskas North Slope誕生的唯一的參議員,他奠定了現代巴羅人的生活模式,并且極大的影響了美國與加拿大愛斯基摩人的生存狀況,甚至于捕鯨傳統能夠得到規范并延續至今也都是由他力爭而來的文化中心的另一側是一間寬敞的手工藝車間,車間里有幾位樣貌都極為“愛斯基摩人”(其實特別像蒙古人)的大叔正在忙碌。這車間其實更多意義上是一間體驗式的紀念品商店,我覺得這幾位工作人員也未必就真的是在這里量產桌子上明碼標價的工藝品,他們主要做的是告訴游客這些手工藝品是怎么做出來的。例如其中一位正在打磨鯨須的大叔,面對相機就立刻能做出到位的表情來,他讓我比較一下原始的和打磨過的鯨須,公司宣傳片拍攝的確那就像是兩種東西。沒打磨過的鯨須粗糙無光澤,怎么看就像是干枯的棕櫚葉,公司宣傳片拍攝而打磨之后則會呈現出牛角那樣的質感,工匠就直接在上面刻畫內容。不過限于土產的物質資源幾乎就只有石頭、骨頭、皮毛、海象牙以及鯨魚身上的零件,當地工藝品幾乎就是這些材質相互拼搭而成,按一般審美來看并不太好看(至少我不覺得很好看),而且幾乎所有的紀念品都因為是純手工而特別昂貴,隨便一個看著不錯的就是幾百美金。雖然這些東西都貨真價實,都是其他地方難以得到的動物制品,公司宣傳片拍攝但估計其中的很多東西都夠嗆能帶進中國海關,加上這價格也讓大部分人都只能看看了。